河道治理:7000亿资本狂欢后 撒落的可能只是一地鸡毛!

返回列表日期:2018-02-28阅读:3985

在无视和借鉴国外的河道治理经验,纸上谈兵、为政绩只求短时间的改善的河道治理工程,不追求正本清源,在一片资本狂欢之后剩下的可能只是一地鸡毛!最后还是老百姓去承担反复恶臭的河道带来的污染和反复治理浪费的资源!


(太远市玉门河西渠路至千峰北路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正在进行中。)


随着国务院的“水十条”和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颁布,黑臭水体整治成为一块难得的大蛋糕,目前行业预测黑臭水体治理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在国内很多行业低迷的状况下,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资本大鳄的关注和抢食。


这虽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治理资金,但也暴露了诸多乱象。多年来,黑臭河道治理一直沿用截污、清淤、换水老三招,东西南北到处都这样,多年经验是:除了换水外基本都没戏,但换水稀释要求是4类水质以上,不然就一直水质恶劣,没地方换好水的就整一下干净一年,然后继续黑臭。如果不及时应对,浩浩荡荡数千亿投资的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招标重商务、拼价格,无视技术路线


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整治的PPP招标(指公共基建领域的公私合作融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评标过程中以什么标准选择中标单位,反映了业主单位对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将来项目的成败。

据我们的观察和亲身体会,目前全部是以普通工程建设项目的标准来评分选择的。普通工程建设项目的评标中,默认的前提是技术上早已成熟,只要具备相应资质即可,不存在技术失败风险。评标中主要看重的是商务条款,谁的报价低,谁的资金雄厚、融资能力强,谁的让利幅度大,等等。虽然也有技术标分数,但只要按标书要求一一响应,都能得到高分,拉不开分差,也就是默认了投标各家的技术方案都是可行的。

在工程建筑行业,这种评判标准无可非议。但是,黑臭水体整治行业目前完全不是技术已经成熟的行业,而是仍处于研究探索中、技术难度很大的新行业,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有待破解。太湖、滇池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黑臭河道,都是投资数十亿甚至数百亿资金大规模治理过,但都只是取得部分进展,远远没有彻底解决污染问题。这充分说明,这还是一个仍有待不断创新突破的前沿技术行业。

现实情况是,明明属于前沿技术行业的黑臭水体整治行业,却被当做普通工程建设行业对待:重商务、拼价格,完全无视了技术路线的差异。这样做的结果是,一些从来没有成功案例、不太靠谱的技术路线也可能中标,一个标的少则几亿元,多则几十亿、上百亿,这么巨大的投资技术路线上却可能不靠谱,岂不是巨大的隐患?也是社会资本的巨大浪费,日后会遗留大量扯皮事件。

理纸上谈兵、缺实践检验,各种技术乱堆一气


1、污染源治理与生态治理不同步

       

大部分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沿线点源和面源的排入。河道生态治理设计时,有些设计往往只关注生态措施的应用,而对引起水质恶化的源头未采取措施,污染源治理与生态治理不同步,治标而不治本,采用再多的治理措施也达不到好的效果,水质仍会继续下降,水生动植物难以存活,生态系统无法在此环境下构建成功,强化净化措施的作用有限且费用较高,无法体现河道生态治理的精神和目标。


因此,在设计时应分析河道的主要污染来源,并对主要污染源采取截流纳管、就地处理、沟渠净化、湿地净化等措施,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后再开展生态治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不重视河道的流通问题

      

 “流水不腐”体现了流动水体的净化能力及水质维持能力。但是,有些设计不重视河道的流通问题,对断头浜或者不流通的水体,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生态护岸、植物构建、强化净化等生态措施,以期达到水质改善的目标。这些措施可能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其稳定性不能保证,且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量较大,运行费用高。


强力造流曝气机,超大流量循环活水


故设计时应积极探寻水体流动的方案,如水系沟通,利用涵管、新开挖沟渠等连通水系;水体循环,采用循环泵、搅拌机等改善水体流态,将水体循环流动起来;合理调度,利用外河水位差使水体流动,充分利用流水的自净能力及水质维持能力改善水质。


3、过度强调陆域景观设计


陆域景观能充分展现河道的治理效果,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而水生态系统位于水下,肉眼难以判别其水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好坏,也无法判定水质改善程度。所以,有些设计过度强调陆域景观设计,将生态治理的资金大部分用于陆域景观的建设,将陆域绿化带设计的主题鲜明,美仑美奂,而忽视水下生态的构建,本末倒置,偏离了河道生态治理的总目标。


我们是在治河,还是在搞绿化?


我们要认识到陆域景观园林化和景观化并不意味着生态化,思想要从“注重景观”转变到“生态与景观并重”,加强陆域及水域生态理念的体现,特别是要发挥陆域绿化的生态拦截缓冲功能。


4、河道本底调查不全面


传统的河道治理本底调查主要收集水文、泥沙、地质、规划、征地移民、地形等方面的资料。河道生态治理除以上资料外,还需要对河道的污染源、水质、水生态、底泥、陆域植物群落、水工构筑物调度运行等资料进行收集,必要时还需对水质,水生态、底泥等开展补充监测和调查。目前,大部分河道生态治理时很少对河道本底进行全面调查,至多收集水质方面的资料,对其余资料收集较少,或者收集不到相关的资料,而补充调查费用较高,建设方不愿意承担。


因此,河道本底资料不全面,很难对河道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诊断,无法说明生态系统受损及缺失的主导原因,则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可行性好的生态治理方案。


5、忽视其他生境的构建


目前,从事河道生态治理的设计单位大部分是水利行业的,许多单位尚未配套生态、环境专业方向,或者有从事生态、环境设计的人员,对河道生态治理内涵理解不够深刻,部分设计人员认为河道设置了生态型护岸就是进行了生态治理,配上植物治理后就是生态河道了,其他的均按照规划断面进行设计,忽视其他生境的构建。


有没有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们知道河道生境包含平面形态、断面形式、护岸材料、河底生境等,这些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连续而多样的生境基底,为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生态护岸只是河道生境构建的一部分,重视它的建设而忽视其他与之密切相关的生境的构建,达不到生境多样的目标,水生动植物生存仍会受到较大限制,制约了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构建。


6、不根据水质随意配置水生植物


相邻河道的水质及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受入河污染源不同、河底地形各异及人类干扰等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有些设计人员对于同一个地区内的河道,不管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原因,不考虑其水质、水生态现状的差异和对现有植物的保留及保护,配置的水生植物基本是一致的,无针对性的配置水生植物,无法体现河道生态治理的特点,不利于植物群落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构建。


这样满河布置,合适吗?


7、完全排斥使用硬质挡墙

       

传统河道治理中硬质挡墙的使用,阻隔了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从生态角度讲弊端较大。但是,硬质挡墙结构安全性好,占地面积小,优势也很突出。河道生态治理是在确保防洪安全性的前提下实施生态措施的,防洪是河道的基本功能,护岸结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河道生态治理中如遇到河道窄、过流量大的河段,为了确保护岸安全,无须完全排斥硬质材料,可适当使用硬质挡墙或硬质材料与生态材料组合而成的挡墙结构。同时在局部河段设置生态补偿区,适当放宽河道,采用亲水性好的生态型材料建设护岸,使该段河道的水陆物质能量交换集中在该区内予以补偿。


河道治理的无序发展,最后可能只是一地鸡毛


世界上大部分河道治理都经历了从“被动防御,抵抗洪水”到“科学规划,依法治河”两个阶段。对天然河流的人工改造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估计的破坏。国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抵御洪灾建造了大量的硬质挡墙和护岸,污染物无序排放也造成了严重的河道污染,河道传统开发治理模式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20 世纪90 年代,很多西方国家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的做法进行了反思,逐步对遭受破坏的河流自然环境重新进行修复,在欧洲,许多国家正积极拆除60、70年代建设的钢筋混凝土河堤,修建生态河堤,进行污染治理,恢复河道形态。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无视和借鉴国外的河道治理经验,纸上谈兵、为政绩只求短时间的改善的河道治理工程,不追求正本清源,在一片资本狂欢之后剩下的可能只是一地鸡毛!最后还是老百姓去承担反复恶臭的河道带来的污染和反复治理浪费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