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池异常现象的汇总、分析及对策!

返回列表日期:2020-01-07阅读:2770

通常把生物处理后的沉淀池称为二沉池或最终沉淀池(终沉池)。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消、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


1、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1、出水带有细小悬浮污泥颗粒


原因:


1、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使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

2、活性污泥过度曝气;

3、水力超负荷;

4、因操作或水质关系产生针状絮体。


对策:


1、减少水力负荷;

2、调整出水堰的水平,以防止产生短流;

3、投加化学絮凝剂;

4、调节曝气池中运行的工艺,改善污泥的性质。

 

2、污泥块状上浮


污泥结块、堆积并引起污泥解絮,泥升至表面。


对策:


1、更经常、更频繁地从沉淀池排放污泥;

2、更换损坏的刮泥板;

3、将粘附在二沉池内壁及部件上的污泥用刮板刮去。

 

3、出水堰脏


原因:


因固体物积累、粘附和(或)藻类长在堰板上。


对策:


1、经常和彻底地擦洗与废水接触的所有表面;

2、先加氯后在擦洗。

 

4、污泥管道堵塞


原因:


管道中流速低,重物含量高。


对策:


1、疏通沉积的物质;

2、用水、气等反冲堵塞的管线;

3、较经常地泵送污泥;

4、改进污泥管线。

 

5、短流


原因:


1、水力超负荷;

2、出水堰不平;

3、设备失去功能;

4、污泥或砾石过多地积累,因此减少了停留时间。

5、风的影响


对策:


1、减少流量;

2、调整出水堰水平;

3、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进泥和刮泥装置;

4、避免风的影响;

5、去除沉积的过量固体物。

 

6、刮泥器扭力过大


因刮泥器上承受负荷过高所致。


对策:


1、定期放空水并检查是否有砖、石和松动的零件卡住刮泥板;

2、及时更换损坏的环子、刮泥板等部件;

3、当二沉池表面结冰时应破冰;

4、减慢刮泥器的转速。


7、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或偏高


原因:


1、 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2、吸(刮)泥机工作状况不好,造成二沉池局部污泥不能及时回流,部分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3、水温突然升高,使好氧微生物生理活动耗氧量增加、局部缺氧区厌氧微生物活动加强,最终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4、曝气池进水有机负荷偏低或曝气池充氧量偏大。

5、曝气池混合液中毒,微生物无法利用水中溶解氧也有可能造成二沉池出水溶解氧过高。


对策:


1、加大回流污泥量,缩短停留时间。

2、及时修理吸(刮)泥机,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3、设法延长污水在均质调节等预处理设施中的停留时间,充分利用调节池的容积使高温水打循环,或通过加强预曝气促进水分蒸发来降低温度。

4、采取从调节池多调水,提高进水负荷的办法,或采取减少运转风机台数,降低充氧量的办法。

5、查明有毒物质的来源并予以排除。



2、异常现象汇总及分析

 

异常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对策

泥上浮

A.池中污泥分解

B.刮泥板磨损或故障

C.排泥管阻塞

D.入口阻流板损坏

A.加速排泥频率及速率

B.修理或更换刮泥板

C.以逆流清理管线

D.修理或更换入口阻流板

废水变黑腐败产生恶臭

A.污泥刮集设备磨损或故障

B.排泥泵操作不当

C.易腐败的有机废水处理不当

D.污水在收集系统中分解腐败

E.消化上清液回流过多

A.修理或更换

B.增加排泥频率及延长排泥时间直至污泥浓度降低至要求值

C.废水预曝气

D.给收集系统加氯

E.回流前先处理或降低回流率

渣溢流

A.浮渣刮除器去除效率不足

B.浓度高的浮渣废水排入

C.浮渣刮集板损坏

D.刮板设置定位不当

A.提高去除效率

B.限制废水排放限值

C.清理或更换浮渣刮集板

D.对刮板调整定位

刮泥机链条排泥困难

A.过量的砂粘土或其他物质

B.排泥管流速过低

C.排泥管线或污泥泵阻塞

A.改进除砂系统操作

B.增加排泥管流速

C.反冲洗阻塞管并增加排泥频率

A.溢流堰出水不均

B.阻流板损坏

A.调整堰设置

B.修理或更换阻流板

水流涌动

进流泵操作不当

修正泵操作,稳定进流流量

进水渠中过度沉淀

流速过低

增加流速或以空气搅拌防止沉淀

表面生物过度生长

固体堆积导致生物生长

经常清理表面

过度腐败

污水腐败

用防蚀涂料涂装表面

条发生噪音

A.移动零件、摩擦固定零件

B.链条与齿轮不合

C.链条太松

D.润滑不当

E.定位或组合不当

F.零件磨损

A.锁紧及调整链条、去除尘埃

B.更换准确零件

C.随时维持链条拉近

D.适当润滑

E.改正定位及组合

F.更换磨损链条或轴承

链条快速磨损

A.润滑不当

B.链条太松

A.适当润滑

B.调整并上紧整个链条

链条爬上齿轮


A.更换链条或齿轮

B.上紧

油封漏油

油封不当

更换油封

轴承或万向接头失效


A.更换接头或轴承

B.润滑街头或轴承


来源:环保工程师